「學好中文」才是好翻譯的優先條件:科學知識翻譯的眉眉角角與心法──2019泛知識節
台灣有許多科普書籍都是由翻譯而來,翻譯就像是作者跟讀者之間的傳話筒,那麼要怎麼當一個好的傳話筒?這個作者到底在寫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寫?我這樣寫,讀者看的懂嗎?寫得這麼簡明扼要,是可以的嗎?
2019泛知識節,邀請到目前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具有翻譯多本書籍經驗的林大利,談談「如何成為一位值得信賴的知識型譯者」。
不一定要外文背景,能熟悉該領域流變對翻譯才有利
熱烈歡迎專業領域投入翻譯工作,外文背景的譯者投入感興趣的領域!
林大利分享:科學研究,是科學知識產生器,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系統性活動。
孫維新教授是這麼說的:科學是一個框架,框架內的部分,是我們已知的知識;框架外的世界,則是一片未知的宇宙。因此,科學活動就是在努力的擴大這個框架,讓我們對世界的瞭解更多更廣。這個框架依然渺小,未知的世界仍浩瀚無垠。
如果能有更多專業背景者投入科學知識的翻譯,對於大眾了解世界會有更多的幫助。每個領域都會有各自的用語,同一個字詞換了一個領域,可能就是不同意思,像是特殊的專有名詞,或是科學上有新進展時的用語更新,只有熟悉特定領域及其目標讀者的譯者才能做得到。另外,譯者通常會尊重作者的作品,不對內容作實質上的改變。但如果發生作者本來就寫錯的情況,熟悉此領域的譯者比起其他人,更有機會抓出錯誤。
科學知識要如何有效的傳遞呢?
翻譯就是一種寫作,要將科學知識有效且精確的譯給讀者,最重要的就是:
把中文學好!
林大利歸納出翻譯的基本原則:作者需提供齊全的資訊,譯者文字通順達意、遵循邏輯、簡明精要(不要太多廢話)、儘量客觀、審慎有據。
另外,有時候「廢話」也有別的作用。林大利曾經譯過一本書,書中有一個角色是條蛇,作者為了表示那是一條蛇,把單字的字尾都加上兩個s。翻譯時為了詮釋這個「 ss 」,他在每一句的句尾都加上「嘶嘶」。
翻譯的三大原則
一、理解作者
作者是誰?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這麼寫?想表達什麼?
在翻譯時,不只是把語言本身讀懂就好,還需要知道作者到底想說什麼,以及基於怎樣的狀態寫出這個作品。除此之外,某些被創造出來的用語到底為何存在呢?當你知道起源時,很多時候還是無法直接翻譯,便該思考如何淺顯易懂地告訴讀者。舉例來說,"bird egg blue" 要怎麼翻譯呢?如果目標讀者是台大的學生,說不定可稱之為「水源市場藍」。(編按:台大對面的水源市場外牆曾有一段時間是淺藍色的。)
二、服務讀者
為了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被中斷、順利閱讀,需要達成以下幾件事:
減少冗詞贅字
為了減少各種贅字,譯者必須精簡自己的文字,清楚地將自己的想法透過白話文更精確地表現出來。
結論就是:精簡白話文。
避免雙重否定(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閱讀泛科學的文章,並不是不重要,而是我實在是不可以不去追蹤一個我朋友叫我不得不追蹤的泛科學IG帳號。你不能這樣子不明白我的明白,老是叫我不要去做一些我不能不去實踐的義務。
結論就是:好好說話,訂閱泛科學~(誤)不要一直說不啦(?)
剷除閱讀障礙
在閱讀時,讀者可能會因為字詞的排序,在閱讀時被干擾、中斷,像是「不重視覺重聽覺」(重視/視覺)為了解決這個困擾,必須跳脫原本的文字,可譯作「以聽覺為主,視覺為輔」。
消滅錯字別字
從錯別字的數量,可以作為譯者對文章用心程度的指標,雖然是這麼說,偶爾還是會不小心出現幾個沒挑出來的錯字,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為什麼我們總是看不到自己文章中的錯字〉稍微安慰自己。不過實際上,為了解決錯別字的問題,可以透過把自己當作讀者,重新閱讀自己的翻譯,一方面能減少錯別字,同時還能再確認自己翻譯的內容是否能讓讀者理解,如果讀完之後連自己都無法理解,就需要修改一番。
三、體貼編輯
前面提到,翻譯就像是作者跟讀者之間的傳話筒,然而在翻譯面前,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編輯。
編輯就是這本書的總管,除了是最專業的讀者,同時也最熟悉目標讀者,便能給出貼近讀者需求的建議。林大利在翻譯童書時,編輯曾要求他更換一些成語的使用,因為某些年齡層的孩子還沒學到這些詞語。再者,翻譯過程中,譯者在翻譯用字遣詞上的特殊處理、考量等一定要讓編輯知道,像是前面的例子:為了詮釋蛇的用語「 ss 」,譯者在每一句的句尾都加上「嘶嘶」,這些細節都需要溝通清楚。
- 小叮嚀:人非聖賢,但是錯字連篇、拖稿或是失聯讓編輯找不到,都是非常嚴重的情形。若遇到特殊狀況需要調整期程,要提前告訴你的編輯唷!
其他翻譯小細節
專有名詞的翻譯並不是那麼好處理,考量也很多。以童書為例,林大利在翻譯時會盡可能地讓書上的動物名稱跟動物園使用的名稱一致,如此一來爸媽帶孩子們去動物園參觀時,比較不會發生找不到書上動物的情形。另外,相同的專有名詞在面對不同讀者時,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雖然林大利在翻譯時不喜歡用維基百科的詞彙,不過有些時候為了讓家長或小朋友快速查到資料,還是需要使用。
在翻譯上另一個困難點是「誤譯」,實作時大家可以想看看,你們講話時會這麼說嗎?「我今天去海邊,看到那裡有好多好多的有機體喔」。實際上念出來就可以感覺到不太對勁的部分。organism 常被被翻為「有機體」,但在這個語境底下應該要翻成「生物」吧!
勇敢進行科學寫作吧!
這場演講介紹了專業領域者投入翻譯的好處,以及當你想投入翻譯時,應該注意哪些大原則、小細節。聽完之後,或許我們無法馬上成為神一般的譯者,不過聽完翻譯的各種眉眉角角後,也能理解科學寫作需要的不是峰迴路轉的劇情,而是簡單精確的闡述。林大利也提到,絕大部分譯者的缺點,在於中文寫作能力不夠好,透過多讀好的文章,才有機會寫出好文章。而且沒有人的第一篇譯稿就寫得十足完美,受挫折、被挑戰都是正常的事,唯有不斷的修改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所以別害怕,勇敢踏出科學寫作的第一步吧!